【返回首页】
对峰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,并就RISC-V在中国的发展路径提出“深化协同、加速转化、坚定开放”三大方向,释放出国家层面持续加码开源芯片生态的强烈信号。
史惠康指出,信息技术的代际跃迁已从“单机—局域网—互联网—移动互联网”演进至“万物互联”。在新的技术周期里,开源指令集CPU+开源操作系统有望成为主导架构。诞生于2010年的RISC-V,正是凭借开放、模块、零授权费等优势,从学术殿堂走向千行百业。最新统计显示,2024年全球基于RISC-V的芯片出货量已突破百亿颗,中国贡献率超过50%,在人工智能、高性能计算、智能网联汽车等高价值赛道率先实现批量落地。
“RISC-V为中国掌握处理器核心技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支点。”史惠康强调,一方面,中国企业得以深入国际前沿指令集的设计与迭代,打通从架构、工具链到系统的全流程技术;另一方面,开源模式大幅降低创新门槛,为中国制造升级全球竞争力开辟了新赛道。更关键的是,RISC-V让中国首次与全球开发者同步共创核心芯片技术,成为深化国际科技合作、提升全球半导体话语权的重要桥梁。
面向未来,史惠康提出三点希望。一是深化协同,共筑繁荣生态。工信部电子司已牵头成立RISC-V工委会,吸纳80余家产学研用核心单位,下一步要在指令集扩展、基础工具链、操作系统等关键环节形成合力,对内搭建公共服务平台,对外传递中国声音;二是加速转化,驱动规模应用。既要持续巩固物联网、工业控制、边缘计算等优势领域,又要全力突破数据中心服务器、AI加速器、智能网联汽车等高价值场景,打通从实验室到量产“最后一公里”;三是坚定开放,引领全球协作。鼓励中国企业、高校与开源社区深度参与RISC-V国际基金会事务,在基础标准、安全规范、互联互通等全球议题上贡献中国方案,以高水平开放汇聚全球创新资源。